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 >  單縣  > 正文

天臺之上的永恒祈福

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4-11-28 09:34

《天臺記》

天臺外觀

在單縣老城區(qū)的仙人湖畔、護城堤遺址上,被民間傳說為“一里三臺”的琴臺、曬仙臺、天臺,充滿古韻新風,令人無限遐想。

老天臺立于護城堤南堤的東南部,古淶河之畔,其三面環(huán)水、突兀聳峙、綠草茵茵、松柏環(huán)繞,為古人祭天祈福的重要場所。

據(jù)民國版《單縣志》記載,天臺,不知始建于何時?上有天臺廟,正殿為通明天宮階崇九級,堂廣九筵。一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,再修于清乾隆四年,三修于道光二十五年。前為升仙橋,再前有苗圃三十余畝,再西為望月樓、聽琴室。

歷代文人墨客常常登上琴臺、曬仙臺、天臺,居高臨下,俯瞰單父(單縣古稱)城邑,推杯換盞,激情滿懷,留下了不少鴻篇巨制。清代王以均有詩《重陽后五日再游天臺》:不盡登臨興,天臺兩度經(jīng)。菊花余晚徑,槐葉散中庭。淶水環(huán)堤碧,棲霞隔戶青。我來非送酒,所恃在忘形。

民間流傳,單縣古代人們常在重要的節(jié)日,于天臺廟、天臺前隆重舉行祈?;顒?,以祈求神靈保佑、驅邪、消災、解難。人們在天臺周圍擺設豬羊、鮮果、糧食、美酒等供品,達官、貴人、鄉(xiāng)賢等帶領民眾燃燒香燭,躬身叩首,誠心祈禱,表達自己及民眾的美好夙愿。

農(nóng)耕時代的播種、收割等重要節(jié)點,官民共同祈求稼穡蓬勃、五谷豐登、風調雨順、天下安然。直至新中國成立前,天臺廟、天臺被損毀,民間祭祀活動方才終結。

1979年,在天臺原址上,單縣人民政府修建了湖西革命烈士紀念堂。30年后,湖西革命烈士紀念堂西遷,在故址上重修了天臺,其長24米、寬20米、高12米,花崗巖立體,漢白玉成欄,三層疊起,臺級二十,蔚為壯觀。

新天臺基體雕有“盤古開天”“女媧補天”等神話故事。中央立塔,頂置青銅寶鼎,象征國泰民安。天臺記曰:新之天臺,廢舊制,立新意。高臺壘土承天運,盛世設壇祈民福……

如今的天臺,人民賦予其新的內涵,作為單縣湖西公園的重要景點,雖然沒有了古老的祭祀活動,可群眾在此自發(fā)開展的文體活動豐富多彩,彰顯了新時代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未來的憧憬。

文/圖 劉厚珉

責任編輯:
分享到:
中共菏澤市委網(wǎng)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(lián)網(wǎng)信息服務許可證:37120180017
網(wǎng)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(wǎng)
无码爆乳少妇中文字幕,免费秋霞av在线,色资源在线精品,黄色网址中文字幕